鋼鐵行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面臨哪些難點
2021年10月24日,國務院印發的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》明確要求,在工業領域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。據統計,2020年我國鋼鐵行業能源消費總量為5.75億噸標準煤,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1.6%;碳排放量占全球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的60%以上,是我國碳排放量*大的制造業部門??梢?,我國鋼鐵行業仍存在巨大的綠色提升空間。為推動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,進而為構建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,加快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勢在必行、迫在眉睫。
目前來看,我國鋼鐵行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仍面臨一些難點,需要予以充分認識。
一是短流程電爐粗鋼產量占比偏低。目前,鋼鐵生產工藝主要分為長流程的“高爐—轉爐”冶煉和短流程的“電爐”冶煉兩種。長流程原料主要為煤炭和鐵礦石,是一種能源消費高、污染物排放多的工藝;短流程主要使用廢鋼作為原料,避免了可能造成污染的諸多環節。但我國鋼鐵流程結構以長流程為主,短流程煉鋼工藝生產的粗鋼產量僅占總產量的10%左右,遠低于美國的68%、歐盟的40%、日本的24%。長流程冶煉之所以占比高,一方面是因為生產成本的掣肘。短流程的原材料成本包括廢鋼成本、電費、電極費、電爐維護費等,其中電費、電極成本居高不下,廢鋼成本也不斷攀升。長流程冶煉在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,相比更能節省成本。另一方面是由于原料短缺。短流程的主要原料是廢鋼,我國的粗鋼產量已占世界鋼產量50%以上,旺盛的需求推動了國際廢鋼價格的上漲,也使廢鋼供應需求比減小,導致全世界平均廢鋼比出現不包括中國為57%而包括中國即為37%的局面。
二是精深鋼鐵環保工藝研發不足。鋼鐵環保工藝在我國“十三五”時期發展迅速且成果顯著,但深層次的工藝研發仍需加強。以鐵前系統污染物治理技術為例,鐵前污染物排放占鋼鐵總排放量的2/3。為了達到超低排放標準,煙氣治理技術一般使用比較成熟的濕法、半干法脫硫工藝配合SCR脫硝技術以及活性炭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,但這些技術的使用卻會產生脫硫灰、脫硝催化劑等固體廢棄物,或者存在活性炭二次利用技術缺口、成本上升等問題。例如,采用活性炭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,企業燒結礦成本會至少增加25元/噸。再例如還原技術,包括氫冶金技術、電解還原技術等,雖然能夠從源頭解決碳排放問題,但目前還未取得突破性進展。鋼鐵環保工藝精深程度不夠,一方面是由于化工、鋼鐵、能源等相關人才短缺,尤其是攻克高端技術難題的人才。另一方面是研發力度有待加強。以研發投入強度為例,過去幾年的鋼鐵全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尚未達到全國制造業的平均值,研發投入及成果產出都有待提升。
三是部分鋼鐵企業尚未適應環保新常態。我國部分鋼鐵企業仍缺乏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這其中的原因,首先是部分企業仍然秉持“重經濟輕環?!薄跋劝l展后治污”的思想,未能完全適應環保新常態。其次是未能長遠系統地看待環保舉措。環保設備上馬及日常維修確實會導致經營成本的增加,但目前我國針對環保達標企業實行的差異化環保政策,實際上有助于降低經營成本,代表性政策包括重污染天氣期間不停產、不限產,減免環境保護稅,享受差異化電價等。另外,針對存在環保過失甚至違法行為的企業,我國還會采取一系列懲戒措施。
此外,在環保達標壓力之下,行業監管者面臨著技術手段和監管方式滯后的考驗,特別是智能監管數據平臺不完善、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。目前的“突擊檢查”方式和“臺賬式”管理,往往造成監管部門信息不對稱。此外,企業環保改造項目多為自主驗收,很容易導致監管失位或缺位。
針對上述問題,為了更好地推動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發展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。
第一,完善制度供給,健全各級行動方案。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發展要以制度為統領和行動指南,不斷完善制度體系。一是制定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,做好綠色布局。方案應涵蓋總體目標、分項行動、配套保障等,尤其要規定我國各地區鋼鐵行業碳達峰目標,將責任壓實、任務落靠。二是完善碳匯交易制度,做好激勵機制、退出機制配合。碳匯交易制度不僅能夠控制整體碳排放量,還能激勵企業通過節能減排創造經濟效益,激發企業綠色發展動力。三是其他配套制度要以嚴控源頭排放、強化過程控制、優化末端治理為原則,有序進行增補。
第二,優化創新環境,突破關鍵技術瓶頸。目前,我國的鋼鐵環保工藝技術尚有很多關鍵技術急需突破。一是加快氫冶金技術研發。氫能源是高效低碳的二次能源,將對我國能源結構和能源消費體系產生革命性影響,直接解決長流程致污問題,氫冶金技術落地將使鋼鐵行業由高碳排放行業轉向低碳排放行業。二是加快研發碳捕獲、利用與封存等低碳技術,低溫SCR、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一體化脫除等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技術,以及“負能煉鋼”新技術、高效綠色電爐冶煉技術、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等,提高鋼鐵企業綠色轉型的技術支撐能力。三是靈活運用創新手段。通過核心項目發揮國家隊優勢,集中資金和人力進行重點攻克;以稅前扣除、項目補貼等財稅措施,引導企業積極開展技術研發;為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激勵政策等。
第三,借力新技術革命,走綠色智慧環保之路。當前全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,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新技術正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,鋼鐵行業應以此為契機推動自身綠色轉型。一是加快鋼鐵行業綠色化、低碳化改造進程,發展智能低碳制造、智能低碳物流等。二是用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手段,對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進行實時監測、數據分析和優化處理,使環保指標數據傳遞更便捷、更準確。
第四,拓寬資金渠道,發掘碳金融潛力。鋼鐵企業在進行綠色改造時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,由此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,這就需要碳金融持續發力。一是提供多種金融服務。除綠色信貸之外,探索開發碳租賃、碳信托、碳保險,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不同形式的金融服務。二是發揮碳金融導向作用。對環保信譽良好的企業實施優惠信貸,反之可采取不貸、斷貸等措施。三是采用供應鏈金融新模式,為鋼鐵行業全產業鏈、全生命周期服務,銀企共建鋼鐵綠色生態圈。
第五,強化能力建設,培育綠色人才隊伍。鋼鐵行業綠色轉型離不開一批高水平的環保執行者和推動者,這就要求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。一是注重環保思想觀念的養成,企業管理者應嚴格堅守生態污染是不可觸碰的紅線,要將環保觀念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二是注重培養綠色技能人才,強化企業環境管理能力建設,靈活運用現代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手段,在自行監測、自主管理中穩步提升企業綠色制造的能力和水平。